脂质纳米颗粒
制备解决方案
支撑更高效、更稳定的核酸药物开发
脂质体包裹核酸技术,作为现代生物医药领域的革命性递送系统,已在新冠mRNA疫苗中得到充分验证。其核心原理是:利用脂质纳米颗粒(LNPs)保护mRNA、siRNA等脆弱核酸分子,并实现高效的胞内递送。然而其制备面临粒径均一性和封装效率的挑战。
传统微流控方法易受流体参数波动影响,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。基于领先的微流控技术,我们提出了两套脂质纳米颗粒制备解决方案,旨在通过精准流体控制和高效混合技术,提升纳米颗粒制备的可控性、重复性和高封装效率,以满足药物递送的标准化需求。
技术现状

当前主流制备技术依赖微流控混合法,通过将溶解于乙醇相的脂质混合物与酸性缓冲液中的核酸溶液,在微通道中高速混合,形成纳米级自组装结构。脂质在极性突变环境中发生相变,并通过静电作用包裹核酸分子,最终形成稳定的LNP结构。
脂质体粒径直接影响细胞摄取效率和体内分布特征。然而,在传统微流控制备中,流体参数稍有波动即可能导致明显的粒径偏差:
总流速(TFR)
总流速(TFR)变化10%,可引起粒径偏差高达20 nm
流速比(FRR)
流速比(FRR)波动则可能破坏脂质/核酸电荷比平衡,导致空泡结构形成,影响封装效率
解决方案
这一整合方案通过“高精度压力控制 + 多样化芯片设计 + 实时反馈机制”三位一体,全面解决 LNP 制备中粒径均一性与封装效率的核心挑战,适用于核酸药物、蛋白质、疫苗抗原、小分子药物等多种载药系统的标准化制备。
亚微升级流量控制 0.001 mL/min 分辨率,结合 PID 反馈算法,维持FRR波动<1%
多通道同步驱动支持四通道独立调节,同步驱动脂质相、核酸相、稀释缓冲液等
智能流量映射功能搭配ESI 软件可实现流量-压力实时转换,用户直接设定目标流量值,系统自动计算最佳压力曲线
芯片几何多样化 提供“Y型”、“十字型”、“涡旋型”等 10 种通道结构,适应不同脂质粘度
实时成像支持集成光学检测窗口,便于在显微镜下实时观察粒径形成过程
材料兼容性高COP 聚合物:耐乙醇浓度>95%,适用于有机溶剂体系 表面图案化改性:支持亲水/疏水区域设计,减少生物分子吸附
这一整合方案以点成NanoCalibur™平台为核心,该产品采用先进微流控混合技术,实现脂质相与水相(含核酸或药物)的精准混合。
粒径可控范围广 支持 60–150nm 纳米颗粒制备
封装效率高适用于 mRNA、siRNA、DNA 及疏水/亲水小分子,封装率高达 90% 以上
粒径分布窄,PDI低制备过程高度重复,批次间一致性高
全流程自动化支持自动进样、清洗、数据记录与工艺追踪,便于 GMP 标准化生产和资料申报
合成步骤
专业的点成团队会第一时间响应,为您提供最佳的服务,解决您的一切问题
01 有机相制备
将结构脂质、阳离子脂质、胆固醇、PEG脂质等按摩尔比溶于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
02 水相准备
将 mRNA、DNA 或蛋白质等目标物溶于 pH 4.0 的乙酸钠缓冲液中,有助于与阳离子脂质结合
03 微流控快速混合
关键控制参数:
FRR(流速比):水相 / 有机相体积比
TFR(总流速):影响颗粒粒径与封装效率
04 后处理
透析或超滤:去除有机溶剂和游离脂质
缓冲液更换:调节至生理 pH,利于体内应用
05 质控监测
- 粒径与 PDI:动态光散射(DLS)
- 封装率:荧光染料法、凝胶电泳
- Zeta 电位测定
- 核酸浓度与纯度:UV 吸收法
您可能还想了解

脂质纳米颗粒合成解决方案
在药物研发领域,传统LNP合成方法制备出的纳米颗粒粒径分布范围较宽,多分散指数(PDI)常常高于0.2,并且批次间的重复性较差。这一问题在临床试验和大规模生产阶段尤为突出,严重制约了药物研发的进程和质量稳定性。
点成Elveflow推出的微流控LNP合成解决方案,借助压力驱动流控系统,成功解决了传统技术难题,具有混合效率大幅提升、粒径控制精准、生产规模灵活可调、自动化与可重复性强等显著优势。
解锁卓越高效的 生物与医药领域 解决方案
点成生物致力于为精准、高效、先进的实验设计保驾护航。专注在生命科学、温度控制、微流控等领域提供可靠产品方案和专业服务
填写邮箱,免费解锁前沿干货、直播课程与技术文档,更有机会免费试用最新产品样机!
扫码添加工程师微信

邮箱
info@dichbio.com
联系电话
400-999-3848
*您的信息将会被严格保密